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技(州)
  Ouz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在这个困难重重的时间,我们更应该像稻盛和夫先生一样,坚定内心。

无论处境多么严酷,都不应为悲观所萦绕

 二维码 347

据日本朝日电视台、NHK 830日消息,**实业家、京瓷名誉会长稻盛和夫去世,终年90岁。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市。1955年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后,就职于京都的绝缘子制造商——松风工业。19594月获得熟人出资,以资本金300万日元成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京瓷),历任社长、会长自1997年起担任名誉会长。

1984年,他成立了第二电电企划株式会社并担任会长。200010月随着DDI(第二电电)、KDDIDO的合并,成立KDDI株式会社并担任名誉会长。20016月起成为最高顾问。20102月就任日本航空(JAL,现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20122月担任名誉会长,20154月开始担任名誉顾问。

在日本经济界,稻盛和夫称得上是一位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本土派传奇人物,也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和重要的见证者之一。

无论处境多么严酷,都不应为悲观所萦绕

《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主题演讲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稻盛和夫所做的《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主题演讲,在这个困难重重的时间,我们更应该像稻盛和夫先生一样,坚定内心。

一、全员营销

萧条时期,全体员工都应成为推销员。员工平时有不同的岗位,平时都会有好的想法、创意、点子,这些东西在萧条时期不可放置不用,可以拿到客户那里,唤起他们的潜在需求,这件事全体员工都要做。

营销、制造、开发部门不必说,间接部门也要参与,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向客户提案,创造商机,直到拿到订单,向客户交货为止。

这样做,不仅让客户满意,而且当事人本人也能掌握整个商务流程。不仅仅是陪着销售人员跑客户、当助手,而是将自己平时好的想法、创意、点子结合到商品中向客户推销。萧条时期这件事应该让全体员工都主动思考。

京瓷遭遇石油危机大萧条时就是这么做的。

京瓷平时研究、开发、生产、销售都分工明确,但当石油危机袭来,订单大幅下降时,我就提出建议:“让我们实行全员营销吧!”

号召对营销完全没有经验的现场生产人员“去卖产品”,过去向人打招呼都会脸红的人,只会埋头现场工作的人也要去拜访客户,虽然涨红着脸一头冷汗,但也要壮起胆子努力向客户提出建议:“有活吗?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干的吗?我们什么都干!”这样拼命争取客户的订单。

这样的做法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一般来说,生产和销售往往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比如,订单不多时生产会对销售发牢骚“销售卖得不好。”销售反过来又怪生产“你们没有生产出能畅销的产品”,互相之间会争吵起来。

但是生产人员也去卖东西,他们就会明白营销不容易。由于生产人员也有了销售的经验,生产人员理解了销售人员的辛苦,销售人员会感谢生产人员,这样就会促进两者的和谐,有利于双方更好配合,更好地展开商务活动。

通过全员营销,大家就会产生一种同感:

即使是最*技术的企业,卖东西、销售产品仍然是企业经营的根本。

*商学院毕业、担任企业重要干部的人中间,有的人到客户那里推销产品却不懂得要低声下气。必须要像小伙计一样,低头搓手道:“能不能请您下一点订单呢。”向客户低头恳求,这是做生意的基础。

我常对员工们讲,营销的基本态度就是要当“客户的仆人”,只要是为了客户我们什么都干。缺乏为客户尽心尽力的精神,萧条期要获得订单是不可能的。

让缺乏这种经历的人当企业的干部,公司很难经营得好。不管是搞生产的还是当会计的,任何部门的人,让他们都经历在别人面前低头讨订单的辛苦,这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在萧条期让全体员工都懂得要订单有多难,经营企业有多难,特别是营销部门以外的干部,让他们有切肤般的体验是很重要的。

二、全力开发新产品

萧条时期全力开发新产品非常重要。平时因工作忙碌而无暇顾及的产品,没空充分听取客户意见的产品,都要积极开发,不仅是技术开发部门,营销、生产、市场调查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全公司团结一致共同开发。

萧条时期客户也会有空闲,也在考虑有无新东西可卖。这时主动拜访客户,听听他们对新产品有什么好主意、好点子,对老产品有什么不满或希望,把他们的意见带回来,在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中发挥作用。

现场许多技术开发人员平时就考虑过开发这样那样的新产品,希望有机会向某种新技术挑战。因为太忙总不能着手研发。

比如做糕点的店家,很想使用新材料做些新式点心,但因为老产品一直畅销,平时做老式点心已忙得不可开交。

但到萧条期,过去的点心卖不好了,手头没活干了,正好机会来了,可以做新的尝试了,可以试做试卖了。

萧条期有了空闲,反倒可以进行新的尝试,能够发起新的挑战,这时候也应该进行这样的挑战。

同时,萧条期把这些新想法拿到客户那里,因为萧条,客户也没事干,闲得发慌。在仔细听完你的意见后,他们也会提出新的创意。这些会催生意想不到的订单,从而可以更大地扩展业务的领域。

实际上曾有过这样一件事。

京瓷创业后不久,曾经利用新型陶瓷的特性,生产出用于纺织机械的零件。在纺织机械上,因为纱线高速运行,同纱线接触的零件很容易磨损,用不锈钢做的零件也可能用一天就会因磨损而断裂。这些地方提供硬度高、耐磨性好的陶瓷零件来代替,效果极好。

但到石油危机时,纺织机械一下子滞销,京瓷也断了订单。此时我们就实行“全员营销”、“全力开发新产品”这两条。

我们有一位营销员去拜访某家渔具制造企业,看见一种钓鱼的鱼竿附有卷线装置,其中天蚕丝线滑动的接触部位使用金属导向圈。这位营销员注意到这一点,提出建议:

“我们公司具备新型陶瓷技术,利用这项技术,纺织机械在与高速运动的纱线接触的部位,就用我公司耐磨的陶瓷零件。你们鱼竿上与天蚕丝线接触的金属导向圈,改用陶瓷试试怎么样,一定非常适合。”

但是鱼竿上的导向圈,并不像纺织机械需要长时间的开动导致纱线不停的高速运转而很快磨损,只是投竿时滑动一下。

所以对方回答说:“用陶瓷的价格高,没必要用那么*的东西。”

但这位营业员不死心,为了引起对方的兴趣,不断拜访这家鱼具企业,耐心地动员说:“用陶瓷零件不仅不磨损,而且可以减少与丝线之间的摩擦系数。”

实际上钓鱼时先要挥舞鱼竿让鱼钩飞出去,如果摩擦系数大,丝线滑动阻力大,鱼钩就飞不远。还有一点,金属导向圈在钓到大鱼时,因摩擦力大,丝线会“啪”一下断掉。

钓到大鱼时兴奋不已,但偏偏在此关键时刻线断了,多扫兴!为什么渔线会断,因为钓到大鱼时,线上突然产生很大的张力,线与圈上压力大增,这么拉着,摩擦生热,就把天蚕丝的渔线熔化了,线瞬间断裂。

渔具企业的领导人听了这位营业员的话就同意试试。先用原来的金属圈,加上负荷用力拉,果然渔线发热断裂,然后换上陶瓷圈,一点问题没有,非常理想。

“就是它了!”渔具企业领导人一锤定音。附带陶瓷导向圈的钓鱼竿在抛竿钓鱼比赛中大获全胜,渔具企业更加信服了。从此这家渔具企业决定立即采用陶瓷导向圈。

这一新产品对萧条期京瓷的订单、销售额的扩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效益继续扩大,现在凡是*鱼竿,全都用上了陶瓷导向圈,普及到了全世界。这件产品价格虽不高,但直到现在仍对京瓷的经营持续做出贡献。

这个例子说明萧条期开发新产品,并不是手忙脚乱去开发全新的东西,利用自己过去做过的东西去唤起新的需求是完全可能的。在自己公司的技术、产品的延长线上开发出新产品,这是在萧条期应该努力去做的。

三、彻底削减成本

萧条时期竞争愈加激烈,眼看着订单数量、单价不断下降,这时仍要维持盈利,就必须彻底削减成本,成本的下降程度要大于价格的下降才行。

但平时在削减成本方面已经做过很大努力,再要大幅削减成本,一般人都认为“太难了,不可能”。

但这不对!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看似干的毛巾还要再用力绞,要努力彻底削减成本。

人工费不可能随便降低,因此除了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外,一切都要重新审视,各方面的费用都必须彻底削减。

“现在的制造方法真的是*的吗?有没有更便宜的材料?”对过去的做法从根本上进行重新研究改进,坚决进行全面性变革,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仅是制造设备等硬件,在组织的统合、废除等软件方面也要动手术,彻底地推进合理化,坚决削减成本。

萧条时竞争激烈,价格不断下降,在这种价格下仍要挤出利润,必须彻底降低成本。

在接近极限的低价格下仍能做出利润,如果能够打造这样的企业体质,因为萧条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等到景气复元,订单恢复时,利润率将会迅速增长。

要努力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降低整个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即使销售额减半仍能做出利润,如能打造这样的企业体质,当销售额恢复或者上升时,就会实现比过去更高的利润率。

就是说在萧条期,在价格低、销售额低的情况下仍能产生利润,这种肌肉型的企业体质一旦形成,当景气复元、销售额恢复时,就会成为高收益企业。

萧条期正是增强企业体质的好机会。景气好的时候订单很多,为了完成这些订单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即使想要削减成本,员工们也不会认真实行,但到了萧条期,全体员工都会非常认真,努力降低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萧条才是企业彻底削减成本的*的机会。

如果这样思考问题,那么萧条降临,企业努力削减成本,这不是迫不得已的、消极的对策,而是企业为了再次飞跃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改进经营的对策。

相反,“因为是萧条,亏本也是没办法的事”,束手无策,不积极应对,那么即使景气复元,也只能取得很少的利润。这种企业的经营只会像走钢丝一样不断左右摇摆。

抓住萧条这个机会,花心血与员工共同努力,彻底推进削减成本的各种举措,例如“走廊里的灯只开一半”、“厕所里的灯不常开,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不断采取切实的措施。

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是与员工一起,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地削减经费,正是这种努力才是构建高收益企业的最切实有效的方法。

四、保持高生产率

必须在萧条期仍然保持高生产率,这点非常重要。因萧条而订单减少,要干的活少了,如果仍然由过去同样多的人来生产,制造现场的生产效率会下降,车间里工作气氛会松弛。

这种情况下,应该把多余的人从生产线上撤下来,维持制造现场的紧张气氛。过去花费许多辛苦好不容易提升上去的生产效率,在萧条期如何维持,我曾经绞尽脑汁。

石油危机时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前面已讲过,当时许多企业解雇员工,当时我考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员工失业,但订单短时间内骤减,如果仍由原有人数来做,就无法维持过去的高生产效率。作业效率一旦下降,再想恢复原有的高生产率谈何容易。

基于这种想法,当时我决定既然订单降至1/3,那么制造现场的人员也减至1/3,剩下的2/3的人员从生产线上撤下来,让他们去从事生产设备的维修、墙壁的粉刷、花坛的整修等工厂环境的美化工作。

同时举办哲学培训班,让员工们重新从基础开始学习我的经营哲学,使企业内全体员工掌握共同的思维方式。

就是说,在因萧条而减产时,也决不降低生产效率,不仅要维持高生产率,而且去做平时无暇顾及的环境整理工作,去开展统一组织方向的哲学学习活动,这将成为使企业再次飞跃的推动力。

当然2/3的人不生产又要把企业维持下去,前面提到的,企业必须有充足的内部留存。打造企业的高收益体质,确保足够的内部留存,才可能应对危机,这点不可忘记。

五、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萧条是构建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机会。

在困难的局面之下,职场和企业的人际关系受到考验,同甘共苦的人际关系是否真的已经建立,职场的风气、企业的风气从正面受到考验。

从这个意义上讲,萧条是调整和再建企业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机会,应趁此机会努力营造更优良的企业风气,这点十分重要。

我一贯强调,经营企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营者与员工的关系问题。经营者要爱护员工,员工要体谅经营者,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必须建立这样的关系。

不是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对立关系,而是劳资双方持有同样的观点,共同谋求企业的发展。应该形成这样的企业风气。

为此,我总是利用各种机会与员工谈话,努力使大家具备相同的思维方式。并举办酒话会,与员工促膝而坐,在互相干杯之余,进行心对心的坦率交流,求得互相理解。我总是尽可能制造这种与员工交谈的机会。

即使平时做了这样的努力,一旦遭遇萧条,也就不能光说好听的话了,“要更多地干活,经费要进一步削减,但工资不会加,请忍耐!”等等,对员工而言有点苛刻的话到时非说不可。

有的经营者以为平时与员工已经打成一片,员工理解企业的经营,与自己同心协力,所以到萧条期就要求员工更加努力,要求员工做出自我牺牲。但想不到员工并不接受,出来抵制,经营者这才意识到企业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完全没有形成,事实摆在面前,不禁愕然。

萧条这种灾难到来时,本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但往往就在这时员工却众叛亲离,导致公司分裂,甚至企业崩溃散伙,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企业里这种人心混乱的征兆稍有显现,经营者就应该认真地反省。与员工重新建立信赖关系该怎么做才好,要与员工坦率地交换意见,自己也要拼命思考这个问题,这点很重要。

景气好的时候这些问题不会显现出来,但患难时才见人心。这时对企业内的人际关系不能一味地叹息,而是应该彻底地思考如何改善,如何吸取教训把今后的事情做好。

他一生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又接手频临破产的日航。短短一年,就让日航业绩从谷底飙升到顶峰,在全世界航空业内名列**,且遥遥领先,十年来持续保持着世界**的高收益。


他还利用退休后的闲余时间,创办了“盛和塾”,帮助许多企业走出困境。


在企业经营上,他提出“磨炼心性,拓展经营”的口号。不靠金钱刺激,超越经营的战略和战术,从哲学高度上,提升全体员工心性,把企业几万人的力量和智慧充分调动起来。


1984年个人出资设立稻盛财团,担任理事长(现在是创立者)。同时创设国际奖项“京都奖”,于每年11月对那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进行表彰。


Fami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reams.

他的代表作《活法》、《干法》、《心法》,以下为他说过的50句经典语录:

1.清澈而单纯的心灵才能感受到正能量,而自私的心看见的只是复杂、混沌。


2.所谓投资,对我而言就是投下资金,通过自己额头流汗,辛勤工作获取利润,而非不劳而获。

3.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4.从想要开始真正创造的那一刻起,最重要的就是信任自己,也就是要有自信。


5.“每一天都极度认真”——这句话非常简单,却是人生最重要的原理原则。

6.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


7.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8.当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恰恰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9.利他!凡是事事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事情总会出奇的顺利,内心也平静和充实。


10.眼睛可以眺望高空,双脚却必须踏在地上。梦想、愿望再大,现实却是每天必须做好单纯、甚至枯燥的工作。


11.为什么如此闭塞的状况充斥着整个社会呢?那难道不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吗?我想对这个时代来说,最必要的就是从根本上质问人为什么活着。


12.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这是我的主张。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


13.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14.人的心灵呈现多重结构,由多个同心圆组成。从最外侧开始--知性-感性-本能-灵魂-真我。


15.冬天越是寒冷,樱花就越开得烂漫。人也是一样,不体验痛苦和烦恼,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就不会抓住真正的幸福。


16.进入守望的那一刻,就是企业衰退的开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不断向新事业进军并获取成功。


17.看看部下是否热爱工作,并把自己的活力灌输给他们,直到他们也有炽烈的热情为止——这就是***的首要任务。


18.生命精进的具体路径:在每一个岗位上实现收益**化,费用最小化。


19.做事5步法:沉醉你的梦想,激发出热情,撬动潜意识,冰冷的理性,周密的当下。

20.物质是充足的,但真正的精神是匮乏的。物欲,不会是精神,只是当下辉煌,但永远载入不了史册。


21.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几率,恐怕不足几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


22.人是很奇怪的,一旦被逼入进退维谷的镜地,反倒想开了,轻松了。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


23.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


24.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25.所谓不可能,只是现在的自己不可能,对将来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应该用这种“将来时行时”来思考。要相信我们具备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巨大力量。


26.将平凡变成非凡就是这个“持续”。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27.越是错综复杂的问题,就越要根据简单的原理和朴素的思想进行判断和行动。我想这是拨开云雾见南山,直接洞悉事物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8.“几近疯狂的渴求”半吊子的想法千万要不得,你的愿望必须强烈到让你朝思暮想,无时无刻都记挂在心。从头顶到脚趾,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这个念头,假设哪天受了伤,甚至伤口流出的不是血,而是这个“想法”。这是达成目标的**途径。

29.要取得事业和人生持续的成功,有两个条件。**你先要做一个好人,第二就是你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样就会实现自助人助天助,你自身的潜力可以充分发挥、你周围的人由衷地支持你,你的成功将不可阻挡。


30.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炼灵魂。


31.究竟要选择两条路中的哪一条,当你犹豫彷徨时,我建议你远离自我利益,选择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因为这是人生“本来应该”走的路。我们就是要选择这样愚直的、艰辛的生活方式。


32.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33.“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


34.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心灵。


35.热恋中的恋人,在旁人看来目瞪口呆的事情,他们却处之泰然。工作也一样,只有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才能长期坚持艰苦的工作,一以贯之,无怨无悔。


36.大到国际上的问题,小到家庭里的纠纷,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当事者各有意图,各有道理一大堆,使得原本十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所以,越是错综复杂的问题,就越要回到原点,根据单纯的原理原则进行判断。面对很棘手的问题,用朴实的眼睛、根据简单明快的原理,对事情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即可。


37.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38.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39.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当然幸运也不会永远持续。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这比什么都重要。


40.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练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人格。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


41.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42.当有人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时,我毫不犹豫地、毫不夸耀地回答“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43.选择合作伙伴主要看人品。人品就是指那人是利己的部分强,还是利他的部分强。我们与人交谈,或相处一段时间,他的人品就会表现出来,我们就会明白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挑选公司继承人时,更是把焦点放在人品上,就是说比能力、功绩更重要的是人品,这是选人的关键。


44.在劳动中获得的喜悦是特别的,绝对不是游玩和兴趣可以代替的。认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后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是人世间无可替代的喜悦。


45.如果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成功的景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为提高。当你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时,只要能勾勒出那个景象,就一定能心想事成,达成愿望!


46.哪怕是无能为力的事,那也只是现在的自己无能为力,将来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将来进行时”考虑是很重要的。应该相信自己还有潜能,等待机会唤醒、迸发出来。


47.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48.劳动是医治百病的良药;工作能够克服人生的磨难,让你的命运获得转机。


49.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点,或许也正是我**的“幸运”。


50.比老板梦想更重要的是,员工家庭的幸福。

v2-0df94bf567859fff5be9148659f3406a_720w_副本_副本.jpg



滚动公告
 技术商务项目咨询:请联系毕先生--13813884388---15901857229 
My title page contents My title page contents 6666